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人大知识 >

【精神文明建设小知识】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一)
编辑:gnrd    发布时间:2020-12-14 09:04    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图片
 
 
 

认知条例、学习条例、遵守条例,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共建共享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和促进文明行为,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文明行为的促进及相关工作。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维护公序良俗、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行为。

第四条文明行为的促进应当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推进、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第五条县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推进本行政区域内文明行为的促进工作。

县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宣传等事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明行为的宣传、落实等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加强文明行为的宣传引导,协助做好本辖区文明行为的促进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应当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第八条 全社会应当共同促进文明行为的养成和践行。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当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宣传文明行为,传播文明理念,监督不文明行为,营造全社会促进文明行为的良好氛围。

公民应当支持和积极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制止或者举报、投诉。国家工作人员、教育工作者、社会公众人物等应当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X